同样,从各大院校专业的设立上也能略窥一二。
而省级环保督察则主要针对地市级层面,同时兼顾县(区)级党委政府,甚至到乡镇级党委政府,将环保压力向基层传导。徐恒秋说,为了切实传导压力、推进整改,安徽省实施省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省级领导分别包保到市、包保到重点区域、包保到重点企业,定期现场督导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在她看来,相对于省级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更多发现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区域流域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具有宏观性、针对性、牵动性特点。徐恒秋举例说,针对反馈意见指出的淡水豚、升金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坏问题,淮南市饮用水水源地问题,宿州、淮北城市黑臭水体问题,部分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等问题,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市不仅解决中央环保督察提出的问题,还要对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全面排查整治。针对一些区域、一些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点穴式督察或专项督察,持续保持环保督察的高压态势。在接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同时,启动了第三批省级环保督察,实现了全覆盖。徐恒秋介绍说,省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以来,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深入六安、淮南、蚌埠、宿州、淮北、亳州等地调研督导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包括督促寿县瓦埠湖围网养殖全部拆除、灵璧县闵庄垃圾堆放场得到清理、淮北等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整治。
举一反三提升整改实效为了提升整改实效,安徽省在整改过程中要求做到举一反三,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组织在全省范围开展排查整治。如果包保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督导的突出环境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整改,该如何处理?安徽省给出的答案是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考核结果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大气污染治理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但规划要求PM2.5浓度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比2015年下降18%,目前已经完成15.8%,大大超过序时进度。未来三年,如何保卫蓝天、碧水?中央环保督察下一步有哪些部署?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回应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热点问题。他说,十三五规划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超过80%,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是比较难的,需要付出努力。他说,在做顶层设计的同时,污染防治的具体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快马加鞭。
他介绍,我国有2750处自然保护区,大致占陆域国土面积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通过排查,对相关问题做到心里有数,也将把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起来。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李干杰表示,正在考虑如何把今年及后期的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开展好、发展好,2018年将开展几项工作:第一,准备开展第一轮环保督察的回头看。李干杰说,下一步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把绿盾行动坚持到底,紧紧围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扩展到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档立卡。他指出,将来不仅要及时纠偏,并且要严厉严肃追责问责,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突出三大领域,即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要抓紧制定发布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他表示,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突出四种水体,倒逼污染治理工作和生态保护工作:一是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这是老百姓的水缸,要当成重中之重。但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近期北京就遭遇多轮重污染天气。他介绍,围绕三类目标,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环境风险管控目标。
李干杰亮明态度:绝不允许这么干,绝不允许这样的乱作为来损害影响中央环保督察的大局。第二,结合回头看,还要针对一些地区、一些省份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督察。
第三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发挥好公众的作用。第三,研究完善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规定、制度,推动环保督察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是沿着前面五年的路子继续往前走,继续照单抓药,并且坚持把这个药吃下去,尽管这副药有点涩,也有点苦,但却是良药,效果理想,我们必须要坚持。中央环保督察坚决不搞一刀切一阵风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两年多来,收到很好成效,但也出现一些地方因为督察而直接对企业进行一刀切现象。强化三个基础,就是要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说,绝不是吹个号、打个冲锋就能够一劳永逸的。第四,加强对省一级开展环保督察的指导和督促。李干杰说目前正在研究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
他介绍,大气十条发布以来,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因此,这一目标将再加码,具体指标还在研究中。
对于环保督察是否会一阵风,李干杰说,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和发展下去。四是入江河湖海不达标的排污口水体。
计划将以十三五规划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深化,有些目标保持不变,有些目标可能会有适当提高。蓝天保卫战将在十三五目标上再加码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未来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任务。
李干杰表示,中办和国办的通报发出后,环保部会同其他部门开展了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城乡污染处理设施。同时,要加快四项整治工作,即要把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好,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只要把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下来,成效一定会更大、更好。
打好碧水保卫战在谈到水污染防治时,李干杰说要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两手发力,一手抓污染减排,另一手抓扩容,让水生态系统有更大的接纳和净化能力。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将进一步健全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体系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公布后,社会普遍关心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而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华北PM2.5总量的0.9%。
三北防护林根本不可能偷走北京的大风,张恒德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森林对于风力、风速的影响非常有限。由于温室效应引起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从而导致气温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陆地气温升高比海洋大,高纬地区升温比低纬地区大,导致冬季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变小,高纬地区与低纬地区的温差也变小,进而造成空气流动减慢,就是我们说的风小了。垂直方向也只能影响地面以上最多200米,而且越往高影响越小。一方面,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到位,有效控制了污染排放量。张恒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真正导致近年来中国北方风速有减小趋势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变暖。
从水平范围来看,树林对风力的减弱作用极其有限,最多只能影响十公里左右。张恒德说,离北京最近的三北防护林也要在200公里以外,冷空气在垂直方向的影响更是超过1500米以上,故而三北防护林挡住了风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三北防护林真是北方雾霾的帮凶吗?《环球时报》记者19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恒德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他们均表示,这种说法毫无道理。张兴赢和张恒德都表示,2017年冬季中国北方雾霾显著好转的原因既有人努力,也有天帮忙。
从摩擦程度上来看,树林对风力的影响只有0.6左右,与比较稀疏的乡镇、郊区等影响差不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张恒德说,这个趋势也会存在正常波动,比如2014年之后华北地区的平均风速又有所上升,就好像是一个暖冬中也可能会有几天特别冷一样,但这和三北防护林并没有关系。
发布评论